1.jpg (100.5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7-10-31 09:56 上傳
胃管投藥法
胃管投藥法在生產(chǎn)上應用也是很多的,相對于口腔給藥有很多優(yōu)點,特別是投藥量大得多,盡管麻煩一些,但效果更確實可靠。
方法如下:
將豬站立或橫臥保定,把頭部固定,使之不能自由活動。用開口器將豬嘴撬開,把胃管從舌面迅速通過舌根部插入食管中。當胃管確定插入位置無誤時,即可注入事先溶解好的藥物。灌完藥后再向管內(nèi)打入少量氣體,使胃管內(nèi)藥物排空,然后迅速拔出胃管。
檢查胃管是否插入食道的方法:
一是用壓癟的膠皮球連在胃管的外口上,如果球仍然保持原狀而不鼓起,將膠皮球充氣向胃管打氣而暢通無阻,即證明胃管已進入食道或胃內(nèi)。
二是將胃管外口浸在水中,如果隨病豬呼吸噴出氣泡,則是插入了氣管。如果無氣泡發(fā)生,則是插入了食管。三是如果胃管插入了氣管,則豬不叫或叫聲低弱。如果胃管插入食管了,則叫聲不變。
生產(chǎn)上使用胃管投藥的時候很多。
胃管投藥是解決豬不吃料的好辦法,2003年的時候,我服務的豬場遇到發(fā)霉玉米中毒,許多母豬流產(chǎn)后不吃料,后來給母豬一次灌補液鹽水20-30斤,下一頓豬就吃上料了。
另外,胃管投喂是解決初生弱仔豬的好辦法,因為這些弱豬爭搶能力差,只能吃奶水少的奶頭;如果開始幾天把奶水擠出來給這些小豬灌進胃里,這些小豬的長速并不減,斷奶時也很正常。
2.jpg (80.3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7-10-31 09:56 上傳
這是一張比較清楚的圖片,有幾個地方需要注意;一是口腔結(jié)構(gòu),食管是在舌頭的上方;第二個地方是,食管在氣管的上方;第三個地方是食管比氣管長得多;這在插胃管時也是參考因素,如果插得短就有阻力,要考慮是不是插到氣管了。這里還要回想以前學的東西,胃的賁門是一道坎,胃管插到賁門時會遇到阻力。
3.jpg (120.8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3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7-10-31 09:56 上傳
灌腸法
灌腸法也叫直腸給藥,是將無刺激性的藥物灌入病豬直腸內(nèi),由直腸內(nèi)黏膜予以吸收。當豬患口腔疾病不易吞咽食物時,通常采用灌腸法給其補充營養(yǎng)。豬便秘時,也可以給其灌腸促進腸管內(nèi)的糞便排出。治療用的灌腸劑主要是用溫水、生理鹽水或1%的肥皂水。灌注營養(yǎng)物時,首先灌注溫水,把病豬直腸內(nèi)的糞便排除后,再灌注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。具體做法是:先把病豬保定好,將灌腸器涂上油類或肥皂水,再由肛門插入直腸,然后高舉灌腸桶,使桶內(nèi)的藥液或營養(yǎng)液流入直腸。灌注以后,必須使病豬保持安靜。當病豬有要排糞的表現(xiàn)時,立即用手掌在其尾根上部連續(xù)拍打幾下,使其肛門括約肌收縮,防止藥液或營養(yǎng)液外流。
豬發(fā)生便秘的情況往往出現(xiàn)在臨產(chǎn)前后,由于不便使用瀉劑,灌腸成為常用的辦法之一,既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,也便于操作。
關(guān)于直腸,我們還經(jīng)常接觸的一項工作是測體溫;但給豬測體溫的時候要注意兩點,一是要有足夠的時間,一般要五分鐘以上;二是要注意不要將體溫計插入糞球中,糞球的溫度一般要比體溫低,不能代表豬體溫度。
4.jpg (80.3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4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7-10-31 09:56 上傳
大家再看一下這張圖片,直腸灌藥比口腔給藥和胃管投藥要方便得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