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7、8月份養(yǎng)豬注意事項:
熱應激綜合征
豬熱應激綜合癥是豬在夏季持續(xù)高溫的天氣里,受到酷熱的刺激后,表現(xiàn)出的一種體溫迅速升高,呼吸困難,并伴有急性中暑死亡的一種非特異性反應。其主要表現(xiàn)為精神沉郁,呼吸急促、困難,結膜潮紅,體溫升高。發(fā)病機理十分復雜。
1、母豬
母豬在環(huán)境氣溫達到26℃時即受到熱應激影響,氣溫為30℃~32℃時,成豬直腸溫度就開始升高。母豬豬長時間處于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,超過其自身調節(jié)極限,就可能導致熱射病:母豬精神沉郁,站立不穩(wěn),體溫升高至42℃~45℃,遍體發(fā)紅,呼吸促迫,張口急喘,口吐白沫,尖叫倒地,痙攣而死,剖檢可見腦膜充血、出血和肺水腫。
熱應激降低母豬的受胎率和產(chǎn)仔數(shù),在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容易受到高溫的影響,特別是妊娠后期更容易受到高溫的侵害。熱應激對泌乳母豬的影響,主要是降低母豬采食量、泌乳量和仔豬哺乳期增重,同時增加母豬泌乳期失重,延長母豬斷奶后再次發(fā)情間隔。
2、公豬
炎熱給種公豬帶來的危害極大,嚴重影響精液的品質和生產(chǎn)需求。
熱應激癥狀:精神沉郁、食欲不振、喜臥水洼或泥濘處、體溫升高、心跳加快、呼吸迫促;
影響:生產(chǎn)性能性欲減退,精液品質下降,精子活力減弱、密度降低,死精和畸形率上升,甚至導致采精猝死。
3、育肥豬
育肥豬非常怕熱,對熱應激比較敏感。育肥豬的最適宜溫 度為15~23℃,當氣溫高于25~30℃時,肉豬為了抵抗熱應激,活動量及采食量明顯減少,導致肉豬極易掉膘并且生長緩慢,甚至中暑死亡。
4、預防措施
1)人工消暑:豬舍建立在開闊地帶,選取隔熱效果好的材料;安裝通風設施,加強通風效果;布置噴水設施,為豬只噴淋降溫。
2)飼養(yǎng)管理:降低飼養(yǎng)密度,不再高溫時段喂食;保持飲水量更換新鮮、清潔飲水;除調整飼喂時間和進行少喂多餐外,還要提高蛋白質水平,增加氨基酸和維生素比重,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和抗熱應激能力。
3)抗熱應激劑:高溫使機體代謝加強,維生素消耗增加,特別是維生素C和維生E對豬的影響較大,在每噸日糧中添加100~200g維生素C和50~100g維生素E能達到緩解熱應激的目的;增加礦物質鹽能有效維持機體代謝過程中電解質的平衡,提高抗熱應激能力。
該貼已經(jīng)同步到 geita的微博 |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來源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僅供畜牧人網(wǎng)友學習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(010-82893169-805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