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4063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[家禽] 營養(yǎng)快報 | 肉雞的「低蛋白日糧」能多低?

[復制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19-11-18 13:51:39 | 只看該作者 |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大家好!這是2019年第12篇「營養(yǎng)快報」--- 又是一篇寫于三萬英尺高空的文章。

今天要聊的這篇文章也是今年10月新鮮出爐的,來自Poultry Science期刊,文章名為「Impacts of reduced-crude protein diets on key parameters in male broiler chickens offered maize-based diets」,即「玉米型日糧中低蛋白對肉雞性能的影響」。


文章來自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Dr. Sonia Liu教授團隊與新英格蘭大學、澳洲Baiada Poultry 公司以及德國Evonik的合作。



研究背景


最近幾年,低蛋白日糧在很多國家,尤其在中國,已成為家禽業(yè)和豬業(yè)共同關注的熱點。其最主要的好處在于減少動物的氮排放,從而減少環(huán)境污染。


(去年寫過一篇很詳細的有關低蛋白日糧的文章,還沒有看過的小伙伴請戳這里:回歸根本 |「低蛋白日糧」的理論基礎和解題思路,你真的清楚了嗎?)


能減少氮排放自然是極好的。不過難點在于,究竟低蛋白可以低到什么程度又不影響動物的生長性能呢?另外,在低蛋白水平時,是否有其他策略可以幫助維持動物的生長性能?


在今天這個實驗中,作者評估了不同蛋白水平(從 21% 到 16.5%)的影響; 并且,在最低粗蛋白水平(16.5%)的基礎上,分別嘗試了以下3種策略:


1. 提高蛋氨酸(Met)的含量(因為在飼喂低蛋白日糧時,肉雞對蛋氨酸水平相對更敏感)。


2. 制粒前加入整粒玉米(就是提高顆粒大小 --- 因為低蛋白飼糧包含纖維較少,提高顆粒大小可能可以增強雞的肌胃物理消化功能 (gizzard functionality))


3. 以濃縮乳清蛋白代替豆粕(因為乳清蛋白更易吸收,由此可能能幫助提高飼料轉化率)


What was done?

實驗設計請見下圖。


(Recreated based on Chrystal et al., 2019)


What was found?

  • 生長性能

粗蛋白水平 ---對肉雞體重并無影響,但是隨著粗蛋白從21%降到18%,料肉比更佳。但繼續(xù)降低到16.5%的時候,就不好了。從數(shù)值上來看,粗蛋白=18%時生長性能最好。

(作者認為,16.5%粗蛋白組表現(xiàn)不好的原因可能在于部分「非必需氨基酸」的缺乏,比如甘氨酸或者絲氨酸)

低蛋白水平的3種策略---相對于對照的粗蛋白16.5%組(圖片中最淺的藍色柱子),3種策略(圖片中粉色柱子)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。整粒玉米組和乳清蛋白組的死亡率甚至還升高了(從4.8%升高到了12%;作者也不確定為啥)

(在這里,添加整粒玉米對雞的肌胃相對重量也沒有影響。)


(Recreated based on Chrystal et al., 2019)


  • 營養(yǎng)利用

粗蛋白水平---隨著粗蛋白水平的下降,氨基酸消化率和淀粉消化率均有提高(在圖中我只整理了賴氨酸消化率,不過幾乎所有其他氨基酸都是一樣的趨勢)。同樣的,能量利用率也有所優(yōu)化---在下圖中以氮校正表觀消化能AMEn顯示。

能量利用率提高的原因可能在于飼糧中淀粉含量升高(因為粗蛋白減少了)+ 淀粉消化率提高。

低蛋白水平的3種策略 --- 這3種策略多多少少提高了氨基酸、淀粉和能量利用率。這其中,乳清蛋白組最佳。

(Recreated based on Chrystal et al., 2019)

  • 其他有意思的結果

作者計算了回腸「淀粉消失率與蛋白消失率的比率」(就是在雞的回腸有多少淀粉消失 vs.有多少蛋白消失,克/雞/天)。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隨著粗蛋白濃度的下降,這個比率在上升。有趣的是,此比率和料肉比以及脂肪墊重量(Fat-pad weights)相關--- 在一定數(shù)值之后,比率越高,料肉比和脂肪墊重量越不好。(見下圖右,回腸淀粉消失率:蛋白消失率比率與料肉比的關系圖 y(FCR)=1.769+0.052*ratio2-0.209*ratio)

那么,對肉雞的生長性能來說,是不是存在一個最佳的「淀粉消化率與蛋白消化率比值」呢?根據(jù)圖上的回歸曲線,我們可以看到,最低飼料轉化率對應的比率值為2.01。

關于這個比值與生長性能的關系,在討論中,作者也提到了他們組之前發(fā)表的另外一篇文章(Sydenham et al., 2017)。我粗略讀了一下,在那篇文章中,作者發(fā)現(xiàn):“以魚粉代替部分豆粕,會提高淀粉轉化率和能量利用率,并改善生長性能??漳c近端的淀粉:蛋白消失率比率值與體增重(r=0.849;P<0.001)以及飼料轉化率(r=0.838;P<0.001) 存在二次曲線關系...這些關系強調(diào)了消化動力學的重要性,并且,淀粉 vs. 蛋白的消化利用也許存在一個最佳平衡點?!?br />

(有點意思~不過不知道這個信息可以如何運用于實際配方中?)

一句話總結

對14-35日齡肉雞而言,粗蛋白含量從21%降低到18%并不影響生長性能。

如果再降低到16.5%,則對生長有負影響。同時,在此實驗中提到的3種策略(增加蛋氨酸含量,制粒前加整粒玉米,以濃縮乳清蛋白代替豆粕),都沒能改善肉雞生長性能。

英文博客:Xixi | 翻譯&編輯:Liting | 校正:Xixi
原創(chuàng): Xixi博士  曦曦博士
中國畜牧人網(wǎng)站微信公眾號

評分

參與人數(shù) 1論壇幣 +3 收起 理由
13503197921 + 3 贊一個!

查看全部評分

版權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來源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僅供畜牧人網(wǎng)友學習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(010-82893169-805)。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發(fā)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(lián)系我們

關于社區(qū)|廣告合作|聯(lián)系我們|幫助中心|小黑屋|手機版|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5824號

北京宏牧偉業(yè)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(京ICP備11016518號-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  © 2001-2021 Comsenz Inc. GMT+8, 2025-5-5 00:57, 技術支持:溫州諸葛云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公司